本报海口8月7日讯(记者许欣 实习生何丹蕾)设备一流、师资强壮的思源实验学校现已成为众多家长心目中的最理想学校,为了保障边远贫困农村和生态核心保护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省教育厅今天下发通知,强调“五不准”,锁定了思源实验学校的“方向盘”。
据介绍,思源实验学校建设是海南省委、省政府教育扶贫移民重大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09年至2011年9月,已有16所思源实验学校投入使用,为边远贫困农村和生态核心保护区提供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位27000多个,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9月,又有8所思源实验学校投入使用,将有更多的边远贫困农村和生态核心保护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省教育厅称,目前运行的16所思源实验学校,发展势头良好,获得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赞誉。但是,随着思源实验学校办学知名度的提高,有关问题,如招生服务面向错位、超规模办学、大班额现象等也随之而至,这些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必然会对学校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为确保思源实验学校稳定、和谐、健康发展,保证思源实验学校在执行教育扶贫移民政策过程中不走样、不变样,贯彻好、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教育扶贫移民政策,把思源实验学校办成规范性、示范性和实验性的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育厅对思源实验学校招生等有关问题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思源实验学校必须坚持教育扶贫移民的宗旨和办学方向,招生必须主要面向边远贫困农村和生态核心保护区的适龄儿童少年,保持原定的生源地招生比例不降低。
与此同时,思源实验学校必须带头贯彻落实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对当前因招生引起的超规模大班额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在招生过程中做到5不准:1、不准学校超计划招生,盲目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学校办学规模控制在原规划设计的规模内。2、不准突破班额限制,每班人数不得大于50人。3、不准设置重点班,要做到均等分班。4、不准对学生入学进行选拔性考试。5、不准占用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等功能室、活动室增加班级和招生人数,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省教育厅将在今年秋季开学初对思源实验学校执行上述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不认真执行上述决定的将予以限期改正并通报批评。